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0年1月12日,厦门,雨

我们想找一个在少林寺学了功夫又在现实工作中真用得上的人。当然不一定是在少林寺里头学的。但凡在登封及周边学过功夫的人,一旦走出去,问他,都说是在少林寺学的,不管学的是散打、拳击、太极还是跆拳道。真是“天下功夫出少林”啊!少林寺名之烂,也可想而知了。在这一点上,释永信为“少林寺”商标注册、维权也是可以理解的。只可惜悖论在于他自己什么也不会,手下又多是酒肉之徒,真要把权维住了,不靠外人扬少林之名,那“少林功夫”也就基本不存在了。所以永信也是夹在中间两难啊!

这种人最典型的当属保镖。给私企老板当保镖的,给娱乐场所看场子的,黑社会?通过一个武校校长,找到了他在厦门一夜总会做保镖的徒弟。答应得好好的,我们在厦门机场落了地他还说要来接我们,等到我们入住了酒店要去找他时他却放了我们鸽子。Fritz和我死活猜不透他到底为什么临时变卦,不过被黑社会放鸽子,Fritz也怪不着我。花了钱来了,总要给国家地理一个交代,总得找点事儿干。这儿有一个南少林寺呀!嗯,应题。

南少林寺有仨,泉州、莆田、漳州都说是正宗,争论至今喋喋不休。泉州最近。包了车来到泉州南少林寺,坎儿新的建筑,门口还立了一个更大的景区规划图。走进寺内,还真看见几个光头穿僧衣的在练武,都很初级,问是不是和尚都避而不答,说还不是。问那以后准备是?答曰不知道。问教练是否出自嵩山少林寺?答曰算是吧。再问深了就顾左右而言他了。周边也有武校,多荒凉,看不出是放假了还是倒闭了。有一所还有学生,进去采访校长,有创办人释德X与素喜老和尚的合影。

关于释德X也是少林一派的一大奇观。在登封地区几乎所有号称会武的人,无论僧俗,都有个释姓的法名,或曰法号,但稍有佛教常识的人都知道法号和出家人师傅赐予的法名是完全两码事。且以德字辈居多。按少林寺曹洞宗70字辈世系谱,湛寂淳贞素,德行永延恒,在文革后的少林寺,最老的和尚是释素喜,另有德字辈如德禅,行字辈如行正(永信的师傅)。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电影“少林寺”播放后,大批好武之人从全国各地涌向少林寺,登封及周边地区(以洛阳偃师为主)原本习过武的人也纷纷冒出。彼时少林寺还未重建,据说素喜和德禅都会武,但也都老得打不动演不了教不成了。政府为应付游客,找来民间拳师组建了少林寺武术馆;民间会武的人为开班授徒,自诩正宗,兴起了一股回归“少林正派”之风。这两拨儿人都争相入寺拜师,甭管真信佛假信佛(出家肯定是假的)得个释XX名字先。按说少林寺是典型的子孙丛林,每个和尚(只要自己的师傅允许)不论字辈都可自立门户,开枝散叶。民间人士喜欢辈份高一点很正常,但不知是不是瘫痪的素喜老禅师特喜收徒,这拨儿人全成了德字辈“高僧”,比永信都高两辈儿。难怪永信主寺后除了他自己,不许任何和尚再收徒了呢。

 

2010年1月16日,上海,阴有小雨

得知登封一个小武校的教练带着他徒弟们在上海走场演出,在各处公司年会会场上给人表演“激光舞”、“影子舞”,欣然前往。这个教练我以前就认识。8岁全家从内蒙搬到登封,12岁进入少林寺“武僧团”,紧接着随团世界巡演功夫show“生命之轮”,后来跟父亲开了自己的武校。他很特别,也很实际,竞技武术和传统功夫都教,不为比赛也不为练真功夫,就为表演。“我总得给学员们找碗饭吃”是他一天到晚挂在脸上的忧虑。“激光舞”、“影子舞”已经跟功夫没什么关系。待场的时候在酒店多功能厅的大堂里热身加为我们表演,舞了几套功夫,酒店经理和保安慌不迭地跑来制止,说怕他们打碎了水晶吊灯弄坏了羊毛地毯。

 

2010年4月5日,郑州,晴

郑处两年前已经退休了。虽然在安排采访等方面还有老关系给面子,像签证等具体事务就让我找新接替他的肖科长。这次来的文字记者办签证出了诸多麻烦,不得已得再多维个关系,以后总是用的着的,买了瓶法国香水赠之。郑处那儿还是一瓶茅台。

Peter86年上大学时来中国走马看过花,两个礼拜六个城市,跟没来过也差不多。初次接触印象不错,属于对未知的国度没有先入为主的固定思维,愿意倾听当地人的那种。再加上在非洲的几年经历,中国的怪事没怪得那么夸张。

对于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要同时工作我向来反对。他们一定会互相影响互相妨碍,也会给我的工作带来更大难度。遇到一个采访对象,是应该先采访还是先拍照?先采访可能问题会吓得对方不敢让我们拍照;先拍照也可能会烦得对方不愿再接受采访。而且这样时间会至少拖长一倍。采访拍照又不可能同时进行。我自己做文字记者时是吃过这个亏的。而几乎所有的摄影记者都抱怨旁边的文字记者总是不知道躲开他的镜头。更何况我还少挣一份钱!

 

2010年4月8日,塔沟,晴

塔沟的学生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登封这儿其他大的武校也都差不多。准军事化管理,洗脑洗得都像邪教组织。校长就是教主,教练就是分舵舵主。10来岁的孩子,没有任何个性,跟正常中小学完全不同。对采访问题的答案几乎雷同。问为什么来学武?答案不外有三:看影视剧崇拜功夫明星,自小喜爱,来这儿磨练意志;问学武之后想干什么?答案也不外有三:参军当特警,打比赛为校、为国争光,当武打明星。在校生活?好!伙食?好!教练?好!关心爱护帮助我们,从不打人骂人。想家不?一开始想,后来觉得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到底,把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训练中去,争取做出好成绩!天哪!我都想把我那一天打遍六个班的小朋友,早上八点上课八点半老师就给他妈打电话让接走的七岁儿子送这儿来。你能打?我们不能搞家庭暴力,找那比你能打的孩子揍你!

 

2010年4月10日,磨沟村,多云

寻访老拳师。我们想既然此地武风如此之盛,少林功夫又早就流传于民间,应该会有现在既不在寺里又不在武校至今仍隐居民间的因而也守持着传统武德和生活方式没出来趟这趟浑水的真正高手。Fritz用的不是“应该会有”这词,而是“there’s got to be”(“一定有”)。我一听见外国记者这么说话就烦,凭什么一定有?如此武断,先入为主,预设事实,完全违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思维模式。其他类似的还有“you make it happen”(“你让它发生”),“we need it now”(“我们现在就要”),等等,都是罔顾客观现实,一味异想天开,恨为什么天安门没盖在长城上,长城又不伫立于长江中,分明是追求《大千世界》上的新闻效果。不过说老实话,我服务外媒17年半,接触过的这样的记者至少占一半。

尤恨他们这样的“there’s got to be”还真找着了,倒好像不是他们想得不对,而是我没努力去找。老拳师70多岁,说是近半年腰椎间盘突出,打不动了。但是说了好多有趣的故事,比如说60年饥荒时上外地拉粮食,半道儿被人抢粮,如何用少林功夫又给截回来。还说磨沟这一脉的少林功夫,最早出自明朝时少林寺的一个火头工,他天天看着其他和尚习武偷学,暗自练成不世武功而不露。直到有一天有强敌来挑战少林寺,无人能敌,他出头救了少林寺。没错,听着特像金庸小说里的某些情节吧?

 

2010年4月12日,登封,晴

郑处介绍了一位登封市委负责地方志编纂的历史学家吕宏军。我向对官方历史学家有保留,尤其是像少林寺这种地方,官方为保旅游收入,一定会偏帮袒护。想当年释永信也是因为善经营才为地方官员所器重,结果现在尾大不掉,当局也拿他没辙了。不料此官非彼官,学者大于官阶,倒是我在登封地区采访的各方不同利益集团对其说法都服气的一个人。到底是北师大历史系毕业的。于是乎答疑解惑:

少林武僧的由来?武术绝不源于少林,更不是什么达摩的发明。远在5000多年前先民们采摘狩猎时就有了原始的武艺。少林寺创建后,因有广袤良田,在隋末乱世常遭饥民盗抢,遂组建僧兵保卫寺产。是为少林僧兵之起源。其后历朝历代兵荒马乱之时,少林僧兵断续存在,多是为保护私田,而非扶危救困。当然在唐之后,各代朝廷也多倚重少林僧兵为朝廷效力,赐之以良田,免其税负。但是少林寺向与朝廷勾结,非为民族大义,谁当朝它帮谁,在元、清时亦如此。除了抗击倭寇(倭寇其实大多不是日本人,而是浙江、福建和广东揭阳沿海一带的海盗,作者注),多是帮助朝廷镇压农民起义。所以我一直以为少林寺是一个非常世俗、入世的佛教寺庙,与官方走得很近。这也是为什么自明朝以降,少林寺住持都由朝廷钦命的原因,以至雍正禁武之后直到1986年政府任命行正为住持之间300多年少林寺无住持。少林寺在解放前,整个登封县,和部分今属洛阳的土地都是它的寺产。所以文革时才被划为当地最大的地主。

天下功夫出少林?纯属误会。清初,少林武术成为社会上流传最广的武术流派,时人习武者皆标榜自己是少林派。语出清康熙褚人獲《坚瓠集》:“今人谈武艺,辄曰:‘从少林出来。’”

南少林寺?从来就不曾存在过。都是当初清初时反清复明的人编造的。他们看少林寺势力强大,影响面广,弟子众多,想逼反少林寺。少林寺不从,就到处假少林之名作乱。这也是后来雍正禁武的原因之一。

十三棍僧救唐王?演绎。实情是当年隋朝旧将王世充拥兵洛阳称帝,占了少林寺柏谷庄100亩丰产田屯兵。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战于嵩洛之间。驻守少林寺柏谷庄封地的13名武僧因恨王世充占其良田,夜袭王世充营地,擒获王世充之侄王仁则,并献之于唐军。李世民乘势击败王世充,后对少林武僧的“壮举”大加封赏。

火头和尚救少林?瞎掰。只是个传说。说是元末红巾军起义,攻打少林寺(农民也爱跟少林寺为敌,它是大地主嘛!作者按),少林寺在劫难逃,此时一火头和尚突然变身为魔王,脚踏少室山两坡,手持拨火棍,大喝一声“紧那罗王在此!”吓退红巾军。所以少林寺至今供奉紧那罗王殿,此乃其他佛教寺庙都没有的。事实是红巾军最终攻破少林寺,几将少林寺夷为平地。这是少林寺历史上除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焚毁外(那次也是因为少林寺支持了另一拨儿军阀冯玉祥)遭受的最大一次劫难。

少林功夫的传承?早就没了。现在都在民间了。少林武术成体系始于明代。清代开始大量收俗家弟子。至清代雍正年间禁止民间习武,少林寺僧习武便转入地下。这就是西方圣人殿(毗卢殿)里练功脚印的由来,根本不是电影里说的唐代,而是清代。练武当然都在户外,就是在清朝时因为只能秘密地练,所以躲到大殿里了。直到清道光年间,河南按察使麟庆游少林寺,他知道少林寺僧仍练武,想看,寺主僧不敢承认,他说少林寺僧练武“只在谨守清规,保护名山”,给予了肯定。于是寺主僧只得“笑诺”。自此少林寺“昼习经典,夜演武略”就成了公开的秘密。但是麟庆走后,少林寺却出现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从此可以公开习武了;另一派则认为这会给少林寺带来灭顶之灾。为防不测,少林寺派武僧弟子湛谟携其徒寂勤出寺,到今洛阳偃师的一个破败小庙石沟寺,以防少林寺万一有不测,可以将少林功夫延续。

 

2010年4月13日,登封,晴

综合我听到的各方故事,这传承之后就变成了这样:

湛谟之徒寂勤,俗名吴古伦,得传少林绝技心意把(这心意把到底是什么没人能说得清,但又被所有号称少林传人的武术家们视为少林寺现今唯一传下来的最高武学,集少林嫡派软、硬、轻、气功于一身)。之后据传说寂勤乃是少林寺有史记载的最后一个打出山门的和尚。之所以有史记载还据传说,是因为所有传说此事的人都提不出任何史料记载。关于他为什么要打出山门还俗也各说各话。有说时局动荡,为保少林绝学禅武医不至断绝,(wait a minute,他不是早就随他师傅离开少林寺了吗?他什么时候又变成承载少林禅、医的传人了?)他才打出山门,以完整保留少林寺禅武医绝学不至失传;又一说他是家中独子,为延续香火还俗。不管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下坏了。当初少林寺为自保,派出一个湛谟出寺,当然还有更多的武僧留在寺内。但是不知道怎么了,关于少林寺功夫传承的故事到此为止再不见任何寺内的传承,除了武功,连禅、医都跑到吴古伦一个人身上去了。现在任何人要想自诩正宗,就都得跟吴古伦拉上关系。惟独没听到说起这个名字的,是当今少林寺住持释永信。但是他也提不出个别的传承说法。

Anyways,说不清楚,就只好从吴古伦继续下去了。吴古伦还了俗,生了儿子吴山林,当然又把“少林寺禅武医绝学”都传给了儿子。这个倒没争议。到了吴山林的传承,又曲折了。吴山林尊“把少林功夫还给少林寺”的祖训,回到少林寺传授了大弟子释德根,以及释贞绪、释德禅、释行正等30余名少林僧众。释德根又收了徒弟杨桂吾、释行性等人。杨桂吾、释行性都非少林寺出家僧人。但是杨桂吾的徒弟胡正声和释行性的徒弟释德建(感觉辈份乱了吧?是这样的,少林寺真假出家人的授名师傅不一定是授业师傅。简单地解释就是这样,还不懂就自己琢磨去吧)又都不承认自己的恩师是释德根的徒弟,而坚持说自己的恩师是吴山林的徒弟。Well,就当是这些人喜欢给自己长辈儿吧。但是欺师灭祖啊!胡正声好歹还承认释德根是他师傅的挂名师傅,释德建则在“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传续”中干脆把这个名字略去了。释德根招谁了?

少林寺功夫传承之所以乱,还因为少林寺作为一座子孙庙,现在的少林寺只是原先的“常住院”,周围子孙门户林立,大致分为东南西北四院,四院练的功夫都不一样。而如今的民间少林功夫又分别来自不同的院;不同的院又把功夫传给了不同地区的人。吕历史学家说大致是三个地区:登封地区的大金店和磨沟,以及洛阳的偃师、巩义。

太乱了,我得休息一下了。

 

2010年4月14日,少林寺,雪

本来没有morning call,昨天晚上睡猛了,早上六点就醒了,拉开窗帘一看,外面白雪皑皑,还正下着呢。赶紧给Fritz打了电话,他时差还没倒过来,也看到了久盼的大雪。没想到冬天来没等到,仲春时节倒让我们赶上这拨儿了。兴冲冲来到塔林,一通狂拍。又转战寺院一通狂拍。到上午10点,雪停了也化了。这回依然通过郑处的牵线,直接找到了少林寺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钱总,撒了一个弥天大谎,说上次找他们的不是我,这次是另一拨儿记者来,专门来报道“庚寅年春嵩山少林寺传授三坛大戒法会”的。居然被我蒙混过关!寺院内,包括平常绝不对外人开放的钟楼、鼓楼、禅堂、斋堂、武僧团练功房和僧舍(少林寺里对外开放的就是那么几座除了收钱卖东西的没和尚的大殿,他们不坐禅不吃斋练的武术都是塔沟表演班那一套这些地方当然不足为外人见也)都随便让我们进。进门,包括进景区,都不要门票了,法会20日才开始,借机会大拍特拍。

 

2010年4月16日,少林寺传统武术学院,晴,沙尘暴

胡正声是我在登封地区接触过的人里面最喜欢的一个。他为人很正,说话也很诚恳。我不能保证他说的都是真的,但能感觉他觉得不能说的话他宁愿不说,也不愿撒谎。所以他说话常常有保留,又或者说这话你听了就行了,别给他们翻译。

胡的武校是登封地区为数不多的几间只传授少林传统功夫的武校之一。当然有多传统我不是专家,但是就用肉眼看也能看出他们练的跟其他武校教的散打等竞技武术的区别。胡是杨桂吾的关门弟子,也是最小最受宠的弟子,当然也是少林绝学“心意把”的传人。他还好搜集收藏武林秘籍、古拳谱手抄本。他也曾在寺里住过,也曾是少林寺“武僧团”成员,也有法名。但他是唯一一个不肯告诉我法名的人,说我又不是出家人,说那个没意思。现在他的学校是“少林寺武僧团”的主要供应者之一,因为“现在方丈也知道得给人看真的、传统的功夫。那帮武校临时招募的学生不会练,就老从我这儿要人。”寺里没真和尚,更少真武僧的情况也老为人所诟病,所以释永信现在也招了很多会武的学生出家,成为真的少林寺武僧。这些武僧也有很多是胡的学生。有的还当了“方丈的侍者”(贴身保镖)。另外包括释永信的外孙在内的很多少林寺高干子弟也放在胡的学校习武。胡虽然也不齿永信所为,但却与永信和寺里保持着微妙的友好关系。永信出访都经常带着他。他校门口也张贴了大大的永信照片和授权。“我总得生存,生存就要依附。我又没塔沟他们那本事,我也得挣钱养家糊口,”胡说。

不谈寺务,谈功夫,胡会放松很多。他说他的师傅杨桂吾因为辈份关系寄名在释德根名下,但是功夫却是吴山林亲传的。现在民间的少林功夫又大体分为山南山北两派,山南指的是大金店、磨沟等地的传承;“心意把”功夫应该属于山北,就是洛阳偃师、巩义等地,按传承说都应该是原来少林寺西院传出来的。山南的功夫比较硬,山北的功夫重练气。“心意把”也不是少林寺的创造,有资料表明它是明代由山西传入少林寺的,当然这一点是少林寺和永信死不承认的。德建也是我师傅的徒弟,跟我师傅学过两年。但是他现在不承认。

清楚了点?还是更乱了?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中国自有武功以来,或者自有武侠小说以来,门派之争便贯穿了其整个历史。吕历史学家也颇为赞同,浮一大白。

 

话题:



0

推荐

李大卫

李大卫

52篇文章 5年前更新

1963年生人,在非主流成长环境中,养成顽劣习气。1985年肄业于北京师院,曾任教师、酒店看门人等,后沦为文字民工。1987年参加美国新闻总署Creative Wriers Program。现在北京、纽约两地居住,并在《财新周刊》撰写文化评论。近年其它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革命和猫》(Knaus出版社,2009)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