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为一个没成过家的流浪汉,我属于社会主义的天然同盟,很难感同身受地理解私人拥有汽车和住房的必要;同时作为自由派,我还认为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容侵犯。结果是,我无可奈何地看著老友们的生活,不断递减为一件(或几件)动产和不动产。

如果说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什么意识形态,那就是美国生活方式。对美国意见越大的人,接受美式价值观,也往往越彻底,除了那部篇幅不大的宪法。这就叫同而不和。想想那些坐在8缸越野车里的极端分子吧。

我有个朋友,只要离开汽车,就会有裸体恐惧,好像在人生舞台上丢了行头。有句流行语说你开什么车,就是什么人。这是把车当做了成衣。两者都跟品牌、款式以及拥有者的身份有关。

皮卡的最佳搭配,是蓝领阶级的工装裤;“奔驰”属于穿套装的经理人员,感觉殷实、稳妥;而开“悍马”的,则多为红脖子老粗。一些小资钱包不算鼓,政治正确意识较强,文化趣味又偏向势利,车商便会邀请他们想像一下,手握Smart的方向盘感受如何。假如您的坐骑之一是“宾利”,那就适时嘲讽一下这头有违环保精神的钢铁宠物,表明除了昂贵的汽车,您还拥有昂贵的教育。

有件事情车和衣服相反。后者用料越少越性感,而前者不然。几年前《纽约时报》登过一篇题为《驾驶我的间谍》的文章。因为有部邦德片叫《爱我的间谍》,所以文章的内容不问可知。作者列举了007的历任座驾,从宾利、阿斯顿·马丁再到宝马,全都不是省油的灯。它们恰好构成一部消费主义社会文化史。

值得一提的是1965年的丰田2000GT。当时日本处于东京奥运会之后的亢奋期,作风一向保守的丰田车厂推出这个车型,是要证明他们也能造出性感的产品。这辆跑车出现在《你只活两次》里。当年该片在北京小范围放映,片名被译做《007在东京》,本来说好由肖恩·康纳利饰演的邦德本人驾驶,但因剧本有变,司机临时改由和日本女特务担任。可见当时的日本产品,还是受到区别待遇。

在最新那部《量子危机》中,邦德偏爱的阿斯顿·马丁只在片头耍了一阵。它的风头,根本抢不过镜头中的锡耶纳街景。此后出现最多的是,使用液化氢燃料的福特越野车。这玩意儿既不能上天,也不能潜水,可它符合当今的环保理念。传奇特工007有杀人特许权,可女王的政府却没发给他污染执照。

发明汽车的虽是德国人,表达今天的汽车文化,却要用美式英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美国生活方式被全球很多人视为自由和独立的同义词。然而美国的汽车文化的兴盛,却是因为缺少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也许这和他们较短的历史,和个人中心传统有关。再有一个因素,就是大众文化推波助澜。战后的性感偶像詹姆斯·迪恩仅拍过三部影片,但全部和赛车有关。最后他本人也在24岁那年死于飚车,成就了他永恒的青春形象。

美国汽车文化属于大众,不管带来多少污染和浪费,至少本意是作为交通工具。欧洲还曾有过一种精英式的汽车文化,纯粹为了追求刺激和冒险。当时的汽车操纵复杂,一般人不光买不起,更不知道怎么摆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思想左倾的作家萧伯纳,就曾告诫驾驶者撞了人不要停车,如果车上载有女士。那些横冲直撞的豪门子弟,迫使制造商开发出鸣笛装置,否则不知道还会有多少无辜路人倒霉。这件事我是在一本题为《布加迪女王》的传记里看到的。

这本书的主角是崛起于上世纪20年代的赛车手艾蕾·尼斯。她的特殊之处在于出身卑微,而且是女性。这个金发法国姑娘进过马戏团,也曾跳过芭蕾和脱衣舞。她有一副极酷的表情,而且十分上相。富人们竞相结纳,以眼花缭乱的速度,进出她的生活,尤其是那些拥有跑车的公子哥。

义务教练们口传心授,把她的驾技调教到职业水平。一次她滑雪摔断骨头,断送了舞台生涯,从此专注于赛车。和她签约的是当时最牛的布加迪跑车。她不但能赢得比赛,还能在车头竖蜻蜓。看来玩酷的叛逆形象,总是属于权贵的玩偶们,包括如今那些另类艺术家。

本书描述了一个崇拜速度的时代。这种崇拜让艾蕾·尼斯后来移情于更先进的“奔驰”,也由此投入一个党卫军的怀抱。剩下的,则是历史。快女开快车的传统,却并未就此止步。60年代,法国美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靠一本《你好,忧愁》少年得志,随即买了一辆“美洲虎”,四处闯祸。只是萨冈的飚车生涯,已经沾染浓重的美国消费主义腔调。而这也已是历史。

眼下汽车工业开始染上中国口音。直接证据就是那款八抬大轿式的沃尔沃加长版。然而我更希望听到另一种中国口音。最近琢磨申请一项专利,就是改进一下北京的汽车喇叭,把糁人的鸣笛变成“师傅,劳驾!”。这或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话题:



0

推荐

李大卫

李大卫

52篇文章 5年前更新

1963年生人,在非主流成长环境中,养成顽劣习气。1985年肄业于北京师院,曾任教师、酒店看门人等,后沦为文字民工。1987年参加美国新闻总署Creative Wriers Program。现在北京、纽约两地居住,并在《财新周刊》撰写文化评论。近年其它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革命和猫》(Knaus出版社,2009)等。

文章